安全大腦或成數字城市標配 政企網安市場爆發(fā)期或到來

來源:中國網科技

日前,上海市正式發(fā)布了《2021年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重點工作安排》(以下簡稱“工作安排”),成為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后,與北京、深圳、天津等多地相繼宣布要打造數字城市的又一重磅文件。

與數字城市高歌猛進的同時,國際知名調研機構IDC卻“盛世危言”,預測地方政府部署的設備中將有35%會成為惡意軟件和勒索軟件的攻擊目標。而全球各地不斷爆發(fā)的惡案例又似乎成了重要佐證:4月3日消息,美國汽車排放測試臺Applus技術于日遭遇了"惡意軟件"攻擊,導致八個州的車輛檢查任務被停止。

對于愈演愈烈的網絡漏洞威脅,360集團創(chuàng)始人、董事長周鴻祎也曾預言,未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、吃喝玩樂、政府的管理、社會的治理、城市的運轉、各種工礦企業(yè)和基礎設施的運行,都架構在網絡和軟件之上。但這個基礎比較脆弱,因為軟件會有不可避免的漏洞,有漏洞就有可能被人利用進行網絡攻擊,而攻擊的后果非常嚴重。

在此背景下,網絡安全基建的打造已成為未來數字城市的主要發(fā)力點。而據業(yè)內權威預測,國內網絡安全市場的爆發(fā)期也將加速到來。

35%地方政府部署設備受威脅?安全大腦或成數字城市標配

數字經濟核心產業(yè)增加值實現超5000億,打造便捷就醫(yī)少等待、為老服務一鍵通等11個老百姓關心、受用的標桿應用,實現“一網通辦”網辦比例不低于70%,重點打造2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生代互聯網領軍企業(yè)……

不難看出,在上海新頒布的這份《工作安排》中,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具體目標正加快落地。與此同時,其也對政府的數字化治理水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。

正如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產業(yè)研究中心所分析,政府數字化轉型在核心目標上逐漸從注重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,向服務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轉變,在治理認識上逐漸從“用數據治理”向“對數據治理”轉變。

而國際知名調研機構IDC關于2021年的中國智慧城市的10大預測卻提出了其背后的風險。IDC稱,未來幾年內,國內較多城市將通過物聯網、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融合。但由于物聯網生態(tài)系統的脆弱,地方政府部署的設備中將有35%會成為惡意軟件和勒索軟件的攻擊目標。

“不幸”的是,這一預測已經在現實中不斷產生案例。4月3日消息,美國汽車排放測試臺Applus技術于日遭遇了"惡意軟件"攻擊,導致其IT系統斷開連接,正在進行的八個州的車輛檢查任務被停止。有鑒于此,受影響的州正在通知執(zhí)法部門,要求他們不發(fā)放在此次停電期間過期的排放測試罰單。

不難看出,網絡漏洞和非法黑客的存在,不僅會極大影響數字城市的運作效率,甚至還對城市安全治理帶來嚴重挑戰(zhàn)。而為了遏制和預防這種威脅,多地政府在進行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思路中,已將網絡安全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。

據周鴻祎介紹,我國很多城市都形成了打造城市級的“網絡安全大腦”的共識——即把網絡安全服務打造成像城市的水電煤氣一樣的基礎服務,為城市的數字化提供保障。而360也不斷運用成熟的大數據能力和云能力,幫助地方政府解決城市信息化、數字化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(zhàn)。

一季度網安投融資金額翻倍 政企網安市場爆發(fā)期或到來

隨著多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加速,網絡安全企業(yè)的商業(yè)化能力正逐步得到印證,業(yè)內人士和研究機構等也紛紛對國內網安市場表現著樂觀期待。

“安全419”的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一季度,國內網絡安全行業(yè)投融資事件共有26起,涉及企業(yè)24家,相比去年同期的12起翻倍增長,表現出高度活躍的態(tài)勢。在已披露具體數字的事件中,金額過億元的便達到了7家,占比接總數的三成。

而根據IDC的預測,2021年中國網絡安全市場總體支出將達到102.2億美元,2020-2024年預測期內的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6.8%,增速繼續(xù)領跑全球網絡安全市場。到2024年,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規(guī)模將增長至172.7億美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網絡安全這一藍海中,城市安全也被業(yè)內認為成最具商業(yè)前景的細分領域。以360集團為例,其在城市安全業(yè)務的一些成熟的樣板也逐漸產生。例如,重慶、天津、青島、上海、蘇州、鄭州等城市便就加碼網絡安全地基工程的建設,分別和360集團展開業(yè)務合作。

其中,360重慶市合川區(qū)安全運營中心還入選了“我國智慧城市安全運營中心建設的最佳實踐案例”,并被IDC評價為可以在國內多個城市復制落地。根據三六零此前披露的公告,其所中標的城市網絡安全產業(yè)基地項目等,中標金額高達數億元。

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全國政協委員、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(yè)協會會長談劍鋒還帶來了一份關于“提高數字中國建設中網絡安全投入占比,筑牢數字經濟發(fā)展根基”的提案。

談劍鋒建議,要制定網絡安全預算投入在信息化建設投入中不能低于5%的強制標準。尤其是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重大信息化項目,如數據中心、5G、車聯網等,將網絡安全投入占比要提高至10%以上。保證安全與信息化同步規(guī)劃、建設和運營。

渤海證券亦在最一份研報中也預測,計算機行業(yè)的長期發(fā)展趨勢不會改變,行業(yè)信息向龍頭集中的趨勢明顯,云計算,網絡安全等仍將是長期發(fā)展趨勢,因此,具有中長期成長空間的行業(yè)和企業(yè)被推薦關注。

附:國內一二線城市數字化轉型目標梳理

?上海市政府今年1月公布《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》,明確提出要在2035年全面建成“國際數字之都”;

?北京市日前發(fā)布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時期智慧城市發(fā)展行動綱要》,明確在2025年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標桿城市。

?浙江省政府期表態(tài),明確提出要將省會杭州打造成全國“數字經濟第一城”;

?深圳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稿中提及,加快數字化整體轉型,打造全球數字先鋒城市;

?在蘇州市政府發(fā)布的《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(fā)展三年行動計劃》(2021年-2023年)中,目標是到2023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(yè)增加值達到6000億元,年均增長率達16%以上。

?天津市政府表態(tài),“十四五”時期,天津智慧城市建設將進入全面推進實施階段,中新生態(tài)城打造的智慧城市大腦應用場景,已成為全場景智慧城市示范標桿。

?作為全球首個數字孿生城市,承載著“千年大計、國家大事”的雄安新區(qū)剛剛步入設立的第五年,各項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的展開……

標簽: 安全大腦 數字城市 政企網安

推薦

財富更多》

動態(tài)更多》

熱點